/
/
/
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全国文保科技领域喜获丰收

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全国文保科技领域喜获丰收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12-03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全国文保科技领域喜获丰收

【概要描述】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12-03
  • 访问量:0
详情

  2010年全国文物保护科技工作会议,浙江省文物保护科研喜获丰收。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和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国家文物局宣布第四批重点科研基地,其中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落户中国丝绸博物馆,同时,以中国丝绸博物馆赵丰研究员领衔进行的指南针计划试点项目《东周纺织织造技术价值挖掘与展示——以出土纺织品为例》荣获2009年文物保护科学和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中国丝绸博物馆作为国内最大的纺织品专业博物馆,一直致力于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与研究,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基础宽厚、业务精专”为指导,结合国情,立足应用,发挥优势,开拓创新,在该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科研和实践活动,并且成为国内纺织品科技保护主要研究机构之一。经过多年努力,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落户中国丝绸博物馆。该基地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纺织品文物保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基地将紧紧围绕纺织品文物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针对该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必将成为国家文物局组织纺织品文文物保护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管理科学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

  中国丝绸博物馆承担的《东周纺织织造技术价值挖掘与展示——以出土纺织品为例》项目属于“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价值挖掘与展示”专项。以实证江西靖安东周墓和湖北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纺织品为主要工作对象,组织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力量,分别开展纺织纤维的鉴别、纺织品文物及纺织工具调查、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出土部分纺织品及纺织文物鉴定、原始织机的研究与复原、纺织文物的复原、东周纺织织造技术综合研究、东周纺织织造技术专题陈列及相关展示。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通过纤维鉴别和织物调查,发现了应用于纺织生产中一些新的纤维种类和组织结构;首次以出土纺织机具为原型,真实客观地复原出两种与出土纺织品织造技术相适应的东周平素织机;最大限度地研究了织物和织机之间的适应性问题,并复制成功了四件织锦,其中包括靖安大墓出土的经密达240根/cm的狩猎纹锦;首次对东周时期的编织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复原研究,并复制成功了中空斜编组带;同时通过纪录片、动画、展览、数据库、科普读物、学术会议、出版物等形式,将东周纺织织造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展示。

  会议期间,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百工千慧——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开幕。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主持完成的《糟朽丝织品的丝蛋白复合体系仿生加固》、《东周纺织织造技术价值挖掘与展示——以出土纺织品为例》、《古代纺织发明创造文化遗产科学价值试点——古代夹缬工具与技术复原》,以及浙江大学主持的《古建筑传统粘结材料与技术的科学化》等多项科研成果,在成果展中作了展示。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热门资讯

以“中江纺织杯”为契机 广西推进丝绸产业人才培养 2013-11-26 00:00:00
  自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以来,广西桑蚕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广西蚕茧产量已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30%,缫丝原料产量的不断增长,也使得广西缫丝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缫丝设备也从一开始使用东部地区“二手货”,到现如今设备技术不断升级,推动了“东丝西移”的开展。   目前广西大多数规模以上缫丝企业都在使用全国最先进的缫丝设备,在机器设备上已经不落后东部老丝绸地区。但在软件上,广西缫丝企业还是要向江浙地区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而缫丝设备保全人才,以及茧丝绸产业各方面的人才。俗话说“三分机械,七分保养”,只有努力做好缫丝设备的的维护保养工作,使设备始终处于完好运行状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此次“中江纺机杯”2010年全国纺织设备保全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广西柳城举行,对提高广西缫丝设备保全技术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西日田丝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杭杰对当前广西缫丝行业生产现状分析到,广西占有桑蚕原料优势,生丝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得到不断提升,但与江浙一带产出的生丝多为5、6A级丝(A类丝)相比,广西还是以3、4A级丝(B类丝)为主,差距还是存在的。广西缫丝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专家级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更是稀缺,总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广西缫丝行业发展的需要。   杨杭杰表示,“中江纺机杯”2010年全国纺织设备保全工在广西比武,为广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从企业角度来说,这次大赛首先为广西缫丝企业提高了名气,是一个让全国了解认识广西缫丝企业的好机会。其次是通过这个平台,为广西缫丝企业引进人才提供更宽的渠道。同时通过扩大交流,促进了本地缫丝设备保全水平的提高。   国家茧丝办副主任李朝胜、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等领导莅临决赛现场指导工作,显示出丝绸管理部门和协会对于保全工比赛的重视,而本届全国纺织设备保全工自选拔赛开始,就引起了广西的缫丝企业的极大关注,纷纷进行内部培训选拔,争取有自己企业的员工能够参加全国决赛,决赛获第一名的选手将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消息也使得各企业技术骨干跃跃欲试。   选手相对年轻也是此次参赛的广西选手一大特点,虽然他们在经验上也许与东部老丝绸地区的选手有一定差距,但相信通过比赛锻炼和生产实践,缫丝设备保全的新生力量将得到更快的成长。除了广西缫丝企业的人才需要外,或许“中江纺机杯”2010年全国纺织设备保全工职业技能竞赛还赋予了广西更大责任,随着“东桑西移”的不断深入,东部地区蚕茧产量也是不断减少,没有了原材料的支持,当地缫丝企业持续发展遇到了瓶颈。如何延续缫丝乃至丝绸行业发展的重任也自然而然落到了广西等西部的新兴桑蚕大省的身上。 “中江纺机杯”2010年全国纺织设备保全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广西的成功举办,广西缫丝行业难得的机遇的同时,也开始承担丝绸产业延续和发展的重要责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相信,通过赛事必将产生一批自动缫丝机保全工技能高手,使得自动缫丝机保全操作达到新的水平,对厂丝品质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中江纺机杯”2010年全国纺织设备保全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广西的成功举办,广西缫丝企业将以此为契机,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南充市丝纺服装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 2013-11-29 00:00:00
     南充市丝纺服装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市政府附一楼会议厅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高先海,市委常委、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冯斌,副市长胡光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冯斌主持。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重点丝纺服装企业法人代表和各县(市、区)经信局局长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经信委在会上通报了全市丝纺服装产业1-11月运行情况,并对编制《南充市丝纺服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作了说明。嘉美印染等8户企业法人代表分别就企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十二五”的打算作了交流发言。   高先海在听取情况通报和交流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十二五”南充丝纺服装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深入分析形势,牢牢把握机遇,顺势而上,推动产业发展。要高起点谋划好“十二五”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一要继续抓好原料基地建设,二要努力完善工业园区功能,三要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四要大力开拓丝纺服装市场。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全力营造丝纺服装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大对丝纺服装产业的领导力度;要完善产业配套措施,多渠道拓宽融资投入;要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冯斌强调,一是发展要拓宽视野,要注重产业链断档的弥补,树立“大纺织”理念;二是规划要拓宽视野,无论是政府和企业都要认真分析国际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研究和吸纳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来做好“十二五”规划;三是在工作举措上要拓展视野,解决好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胡光明指出,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将做好6件事:一是继续强化原料基地建设,二是继续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品牌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三是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四是全力招引能填补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企业,五是加速载体建设,六是加速物流产业发展。他要求丝纺服装企业要做精传统产业,创新融资方式,充实引进技术人才,抓好品牌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